2)第361章 案子更复杂了_四合院之饮食男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纯粹是这个时代吃点肉不容易。

  什么?

  恶心?

  那你是没见着更恶心的呢,冬天的战壕里还好点儿,要是赶上夏天,那味道,爽极了。

  尤其是雨林地区,当前线发罐头的时候,你就听吧。

  隔壁战壕里的新兵“哕”的一声,这边老兵全不在意地“秃噜”一声。

  地上的残肢实在是真碍事了,捡起来扔出去,在裤子上擦擦手继续吃。

  主打一个你吐你的,我吃我的,谁都别打扰谁。

  不吃?

  饿着呗,还等着班长主动过来好言好语像是哄小孩儿似的劝你吃饭啊?

  嗯,等着吧,等大飞脚上来踹得你跟小孩儿似的哭你就知道吃了。

  李学武吃饭从来不用人劝,参军头了在家那几年饿的都不行了,十二三四岁,中午十一点吃饭,晌午头儿十二点半就饿的半大小子。

  李顺的工资够高了吧,刚开始工作那会也不少挣,可家里的物件没添置多少,全填这些孩子嘴儿里了。

  别人家的孩子饿的呱呱叫,李家的四个孩子猛蹿身体,脸蛋子上还有肥肉。

  以前街坊四邻眼气李家的孩子,说李顺不是中医院的大夫,是养殖场养猪的。

  李学武小时候吃的就好,长得也好,家里给吃饱,可耐不住他老跑着玩去,肚子里不搁东西。

  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值钱,人也不值钱,反正地里长的,天上飞的,河里游的,别人吃不死,大家也都跟着吃。

  等到了部队上,正规训练一开展,李学武这大个子就更能吃了。

  他吃饭急就是那个时候落下的习惯,人家可能吃三个大馒头就饱了,他得吃六个,可时间都是一样的。

  所以在红烧肉或者干饭面前,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。

  别说是他了,就是那些下去劳动的老干部、老教师,以前都是斯文模样,到农村以后半夜躲厕所啃偷来的萝卜不有的是嘛。

  没饿着的时候都是嘴硬强者,真饿着的时候给你一口吃的让你叫爷爷都不带打奔儿的,叫祖宗都行。

  不能拿城里的生活去对比农村,更不能拿干部家双职工的生活去对比普通人。

  21世纪初都没有消除温饱问题,这个年代你想一想就知道了,尹满仓给他打电话,隔壁村子一半的人都没了。

  别问人都去哪了,问就是天灾人祸,十室五空。

  城里人少见,去农村多走走,有的地名叫王家村、李家村、赵家村的那种,这名字多半是五几年的时候改的。

  可你问问村里真正姓王、姓李、姓赵的还剩下多少,如果剩下的不多,基本上就是那个原因了。

  富裕的,就算你是种地的,也是错误,你家里的地都是祖辈省吃俭用攒下来的,你也是地主。

  村里如果有剩下多的姓,你再找老人问问这些人祖上是不是真的姓这个,答案真的就不一样。

  在死亡面前,改姓,可能是生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50n0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